本學期的後山人文課,除了吳老師之外,一共有十三位老師進行演講。每位老師或有不同切入點,或有不同演說方式,或有不同風格,在這十八週的課,給了大家不同的感受與想法。在此,特將其一一分別敘之。
陳鴻圖老師講敘東部歷史的發展,說明了東部是怎麼地讓外來勢力進入,進而開始一步步地發展成今天的局面。陳老師氣勢莊重,頗有一派學者風範,加上他所講敘的是歷史這種聽起來很嚴肅的東西,使大家感到宛如聽了一場學術性演講一般。
康培德老師,名字聽起來有點歐式,卻是一個很中式的人。他提出了相對視角的觀點,讓我們知道所謂的「前山」與「後山」只不過是視角的問題,便非真有文明蠻夷之分。康老師的說法讓我想到,不只地圖如此,連世界萬物都是如此。世上一切事物皆不能以一元觀點去判斷品評,若強要如此則流於偏頗,偏頗則不正,就無法作出令人信服的評論。或許,這就是作學問的人應要有的態度吧?
潘朝成老師透過照片影像,讓我們知道了古今往昔的花蓮有何不同。我們看到了花蓮的變化、進步、乃至於生態遭到破壞,既有滄海桑田之感,又感傷大自然的事物不能常相保存,反而無端遭劫,實堪為一嘆也。這場演說也讓我發現,生活中的事物看似一成不變,實則瞬息萬變。不想辦法將那些事物留下紀錄的話,他們很快便會走入歷史,只存留在人的記憶之中。然後,這些古老的記憶將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風乾,斑駁,然後脫落。是故,美的事物,還是需要以影像或文字紀錄下來,免得那些美好的事物就這樣隱了蹤跡,消失在世界的舞台上。
胖胖的人理應看起來很和氣,但他給我的第一印象卻很有殺氣,這個人便是林宜澐老師。林老師從花蓮日常生活中都能抒發出一番美的感受,並用富文采的筆將它記下,使得它更為生動而吸引人。我想,也許心中有美,看任何事物便都覺得美,自然而然就有了美的生活,美的感受。但願我也能有美的眼光,使生命的每一刻都能活得有美感。
黃憲作老師是以文學的觀點切入,更正確一點來說,是以文學家的生命方面來切入。他介紹了一代文學大師駱香林之一生,用這個只是晚年遷居花蓮的作家來敘說,可說是選題特異。如果是我,駱大師既非土生土長之花蓮人,也並未將花蓮當家鄉,我是不會想到拿它來當主題的。是故我對於將這麼一個只是晚期生活花蓮沾上邊的人作為主題,也是感到十分訝異。也許是東方廣大的山水胸懷及特有的包容性,接納了這個孤單的文人吧!講義中多採駱大師的書中用語,雖照本宣料易使人感到枯燥,卻也能讓我們知道駱大師當時的心靈感受,也可說是一種讓我們體會當事人心境的方式吧!
接下來穿插了一個特別節目,那便是由林興華老師一手推動的拔仔莊婆婆們之作品展覽與表演。通常年紀老了以後的人常常會怠惰,甚而活得如行屍走肉。就算老驥伏櫪,只怕也會因自己的體力狀況而退縮不前。但林老師不但勸阿嬤們執起畫筆作畫,還做了許多不簡單的手工藝品。不但讓我們看到了不同世代的美感,也讓我們見識了生命的力量與美好,讓我們知道,只要有心,就算是再怎麼普通的鄉下老婦,其生命猶能散發出一般人所比不上的光與熱。而那些展覽,更是給了課業繁忙的同學們一個放鬆的好去處。
經歷完期中考後,由廖鴻基老師發出考後第一砲。生為討海人的廖老師,對海洋充滿無限的喜愛。由於我上過他教的「現代散文選」,所以早已習慣他的演說風格。初聽之下頗覺索然無味,之後卻越聽越有勁,宛若倒吃甘蔗般地漸入佳境。從他口中聽來,更可感到海洋有如深藍的寶庫,藏著生命的起源與無窮的奧秘。或許正因為如此,廖老師才這麼無可救藥地愛上海洋吧!透過他,我似乎能欣賞海;透過他,我似乎能對海有感覺;透過他,我似乎更有勇氣去追求生命中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透過他,我知道什麼是生命的執著;透過他,我唾棄那些污染海洋、隨意危害生命之人;透過他,似有了不少的收穫,令我感到充實。
與原本的安排有所出入,接下來聽到了林琚環老師的演說。坦白說,我覺得他言詞犀利,態度強硬,倒挺像是立委。但他愛惜自然的態度,堅持與破壞自然勢力抗爭的態度,卻令我感到讚賞不已。也許,就是這麼犀利的人,才敢於跟惡勢力爭鋒相對吧!因為他,我想我會更注重環境生態。雖然我仍無法鼓起勇氣挺身而出去阻止那些破壞生態的開發,甚至連阻止他人丟垃圾也做不到,但我至少能做到『你丟我撿』,並督促自己不再丟垃圾,也算是踏出了微不足道的第一步了吧?
王文進老師透過他的豐田筆記,真正以文學角度代我們了解東部,讓我們知道何謂後山文學。雖然我寧願自己閱讀那些文章,聽他朗誦只覺想睡,但我仍覺得他文筆不錯,言語富詩意,不愧是系上有名的人。只是,我雖景仰其才,卻恐怕無法適應其演說語調,對其只好敬謝不敏了。
盧蕙馨老師告訴我們慈濟發展的歷史,讓我們知道,今日頗具規模的慈濟,原來也是自證嚴法師發下宏願後,一步步艱辛地走到今天。我聽了之後對證嚴法師的大慈悲感到心折,更覺恆心能完成一切。有道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如人人有此善心宏願,相信社會能更加美善。
林道生老師帶我們進入原住民的世界,了解他們的信仰,體察他們的文化。我從沒想過,原住民的神話傳說竟那麼多采多姿;我更沒想過,完全聽不懂的原住民音樂聽久之後竟有了那種節奏感。這些都給了我感覺,那是前所未有的體會。
在我的觀點看來,黃榮墩老師也是那種『立委型』的人。儘管我不太喜歡他的言詞,不過其對於古蹟的維護及關心仍是功不可沒,這點我給予高度的評價。只是,他的演說並非我喜歡的那型,所以對他的感覺便沒那麼強烈。
廖清文老師是從藝術觀點切入,透過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雕,展現了一種特異的藝術形式,卻也讓我知道藝術經過官方之手後便難成藝術。儘管我對他的演講沒有感覺,那些石雕倒令我頗感興趣。
朱景鵬老師雖曾當過副縣長,卻不帶官僚氣息,反而令我感到一種親和力。他溫和而有信心,加上詳細的解說分析,讓人也對未來的花蓮充滿憧憬和期待。
綜觀本學期十四位老師,各有特色,各展千秋。若要我舉出最喜歡的三位,我想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廖老師、懂的生活美的林宜澐老師及親何的朱老師吧! 從年輕開始演講,越講越沒信心,看到你的學習報告, 老師您過獎了~~
使我原本對演講己經不在具有信心與熱情,現今又從新有點信心,
謝謝你
相信你是台灣明天的希望
林琚環
我相信您的演講是好的,至少能把這份感動傳給聽講者
說不定,這樣便能使這份意志生生不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