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完這部戲,我深深慶幸我先看過劇本。
事實上,我的電腦只能靠螢幕本身的喇吧發聲,有時就會產生聽不清楚的現象。(所以我跟人網路通話時,最常說的就是「啊?」或「你再說一次」)所以有些人的聲音,對我而言就太小聲了,尤其是金士傑先生(是說,他長得有點像我國中時的數學老師)。
整部戲有兩個地方吸引了我的注意,一是演員的肢體,二是觀眾的笑聲。
說到演員的肢體,就必須提到劇本。在原劇本之中,其實有些地方是看的當下並不覺得那有什麼好笑。可通過台上人的肢體,相同的對白,不同的動作,竟就吸引了觀眾的笑聲。
尤其是老陶、春花、袁老闆三人之間的互動,多了許多動作,或許跟「舞台創作」有關吧?
至於什麼是「舞台創作」,後面再補充。
以劇本來看,只知三人尋死,好像是一樣的動作;可演出時,他們每個人表現的動作都不一樣。演員的反應,往往也決定了觀眾的反應。
再來,就是觀眾的笑聲。事實上,有些地方即使是演出版,我也不覺得好笑,但觀眾偏偏就是會笑,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攤手)。可見觀眾笑點之莫名其妙,無論啥戲都有。
那麼,來說說「舞台創作」。
賴聲川導演習慣於用的方法,便是讓演員知道大綱,再讓他們到台上自由發揮,隨便他們怎麼表現。當然,這招也不是人人可學,因為他找的演員都是專業級的,這種方法自是相當有效。
於是台上每個人都在自行創作,成了一種集體的舞台創作。
最後,這部戲將兩部戲鑲嵌起來的手法相當有趣,令人佩服賴先生的巧思。聽大刀說,也有學生將「暗戀」抽出來演呢!(不過沒有人抽『桃花源』,不知道為什麼?)
事實上,我的電腦只能靠螢幕本身的喇吧發聲,有時就會產生聽不清楚的現象。(所以我跟人網路通話時,最常說的就是「啊?」或「你再說一次」)所以有些人的聲音,對我而言就太小聲了,尤其是金士傑先生(是說,他長得有點像我國中時的數學老師)。
整部戲有兩個地方吸引了我的注意,一是演員的肢體,二是觀眾的笑聲。
說到演員的肢體,就必須提到劇本。在原劇本之中,其實有些地方是看的當下並不覺得那有什麼好笑。可通過台上人的肢體,相同的對白,不同的動作,竟就吸引了觀眾的笑聲。
尤其是老陶、春花、袁老闆三人之間的互動,多了許多動作,或許跟「舞台創作」有關吧?
至於什麼是「舞台創作」,後面再補充。
以劇本來看,只知三人尋死,好像是一樣的動作;可演出時,他們每個人表現的動作都不一樣。演員的反應,往往也決定了觀眾的反應。
再來,就是觀眾的笑聲。事實上,有些地方即使是演出版,我也不覺得好笑,但觀眾偏偏就是會笑,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攤手)。可見觀眾笑點之莫名其妙,無論啥戲都有。
那麼,來說說「舞台創作」。
賴聲川導演習慣於用的方法,便是讓演員知道大綱,再讓他們到台上自由發揮,隨便他們怎麼表現。當然,這招也不是人人可學,因為他找的演員都是專業級的,這種方法自是相當有效。
於是台上每個人都在自行創作,成了一種集體的舞台創作。
最後,這部戲將兩部戲鑲嵌起來的手法相當有趣,令人佩服賴先生的巧思。聽大刀說,也有學生將「暗戀」抽出來演呢!(不過沒有人抽『桃花源』,不知道為什麼?)
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