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曾說過,當初《白日夢騎士》是個美麗的誤會,一開始是想買《三個諸葛亮》的票?不僅是因為主題跟愛情有關,「請一個人卻來了三個人然後同台演出」這讓我聯想到《暗戀桃花源》之中兩個劇團陰錯陽差同台排演的事情,使我對其有了興趣。

後來看到昆蟲的推薦,益發有了興趣。恰逢意外的連假,經過一連串的意外後,我終於下了決定買票,在今天去看故事工廠第二回作品《三個諸葛亮》。

以下可能有雷,怕雷勿入。

 

 

 

一個節目《談情說唉》請來藝名諸葛亮的說書人上台表演,殊不料陰錯陽差請來三個同樣藝名叫諸葛亮的人(本場演出為林東緒、大愷與杜詩梅)。不知該怎麼辦的情況他們決定來重新演繹中國四大愛情故事:嫦娥奔月、牛郎織女、梁祝、白蛇傳。當一個人講時,另兩個就負責演出。

嫦娥奔月:大愷主講,以旁白帶動演出的類戲劇形式敘事。后羿嫦娥相愛,然而歲月催人老,為了嫦娥后羿去找西王母,以笑容換來一顆長生不老藥(這個西王母跟與人魚公主交易的巫婆一定很麻吉⋯⋯)。只有一顆丹藥,談戀愛時一人一半的情意使后羿躊躇了,便把藥藏起來。發現藥的嫦娥惱怒后羿私藏靈藥,一口吞下,永禁廣寒。后羿終於把月亮射下,兩人再見,然而曾經的感情有了裂痕再也回不去。他們希望時光能倒帶,然而倒帶式地把當初的情話從最後一句往前說,卻成了最絕情的話語。

牛郎織女:林東緒主講,以法官問案逐步拼湊出故事的方式敘事。在玉帝審理下,后羿嫦娥轉世的牛郎織女道出兩人相愛乃至分離的故事。控制狂的牛郎當初認識織女是偷走織女衣服,後來卻密切監控宛若恐怖情人,還疑神疑鬼懷疑織女跟歪狗人阿波羅有染(阿波羅有提到九個兄弟被射下的事情,這倒有點因果關係。如果不是織女最後只有心理出軌而無肉體出軌,我倒想下個註解『前世你幹我兄弟,今世我幹你老婆』XD)。經過監視器(喜鵲)的證言,終於還原事實真相,也還織女一個清白。然而牛郎控制慾太強,所以玉帝判決他們要分開一段時間,每年見面一次,給彼此一點空間。

梁祝:杜詩梅主講,以新聞播報方式抽絲剝繭(兼斷章取義)地說出另一種梁祝故事。高富帥的馬文才,卻比不上能給予安全感跟幽默感的矮醜窮梁山伯。然而,儘管祝英台不在意,梁山伯卻在意。在長亭提出分手,打算考取功名後再來娶英台,卻在連連落榜後窮困潦倒,走上自盡一途。祝英台殉情,悲劇收場。

眼看再怎麼講都是悲劇,他們三位說書人決定捨棄多餘的旁白,用他們的長才與肢體,一起演繹最後的故事。

白蛇傳:沒有主講,三個人以默劇、影子戲、特效投影混搭的多重風格,演繹出假如白娘子打敗法海後的發展。白娘子長生不老,許仙卻是歲月催人老(令人想到第一世時后羿獨老而嫦娥孤寂不老,感覺上就像是過了一個循環)。最後許仙把白娘子交給了另一個愛她的他,悄悄地離開(這邊又讓人聯想到第二世時,控制狂死不放手的牛郎;卻也想到第三世時,因自慚形穢而跟祝英台分手的梁山伯)。投影的字幕下了註解,有時放手也是一種愛。

最後還是悲劇。無論幾世輪迴,總是走到這種結果。這時三人各自坦誠,剛才的故事其實是藉他人酒杯,澆自身塊壘。三人分別是自己所說故事中可同苦不可同甘之男方、控制狂及不在乎貧富差距卻還是敵不過男方自卑感的女子。看開之後,三人在歌舞之中,將一切悲喜,盡付笑談中。

 

場地佈置地頗妙,個人認為挺不錯的;動線有大箭頭指明,不致迷路;音樂稍有點大聲,不過可能跟我坐第二排有關,因此不予置評;可能人手不足,帶位人員沒辦法確切帶到,有點遺憾;舞台設計簡單精妙,不過那面屏風有點大,估計可能是因為投影才那麼大的,感覺搬運起來有點重。

演員方面,老實說我以前對大愷只有B咖的印象,但這次我大大改觀了。三人無論是演技、切換角色的流暢度即不同角色聲音的多樣性上,都有很突出的表現,讓人激賞。

故事方面,用了多種敘事手法,巧妙地結合,雖然一個弄不好可能會造成四不像的慘劇,也可能招致喜歡傳統舞台劇表現手法的人批評,但我覺得這份創意相當有意思,雖然還是有些怪怪的地方,也有些老梗,但也算是瑕不掩瑜。

不過,我還是想說兩點:

第一,三個諸葛亮初登場時,林是吟遊詩人風格,大愷是說戲風格,杜詩梅是卡門風格。可是,除了大愷外,其他人之後講故事的風格跟初登場的風格毫無相關,感覺這是可琢磨的地方。

第二,三個人說的都是他們自己的故事,但不知是演員問題或是劇本問題,感覺並不明顯,只是最後提出一下,然後就只讓我想「噢,這樣啊」的感覺。如果在前面敘事時讓敘事者的情緒似乎有受到故事內容影響,那更能讓人有共鳴感。

 

「人愛聽故事,人也愛說故事,因為人在故事中治癒自己,找到慰藉。」

這句話,我喜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