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光看書名便覺奇特,見到其藍色風格的封面,便被其所吸引。細讀內容,更是出互預料地好看。(我個人比較不喜歡看艱澀難懂的玄祕文學,對有故事性的文章比較有興趣)

「兄弟會」,又是「基督再臨會」。他們期待著基督耶穌在一次來到世上,洗淨世人的罪。他們這個組織就是千百年來一直傳承,培育下一代的人才,等待有一天有人呈現彌賽亞的神能,將其迎回,光耀天主。而在那之前,他們也不是無所事事。他們有專屬的人脈與殺手,將世上的罪惡都剷除。

然而,就如同死亡筆記本中的夜神月。他們自以為鄭奕地殺害污衊主的罪人。但他們所殺的人,卻不一定是世人眼中的罪人。也就是說,有些是宗教體系看過去才會認為有罪的人。

主角卡特博士就是這樣的人。他研究基因學,企圖從基因方面預防病症,挽回病人的生命。然而,對兄弟會而言,這是逾越了人的本分,妄自代替上帝行定人生死的大能,是最邪惡的大罪!

於是在卡特博士得到諾貝爾獎的那天,兄弟會殺手「復仇女神」瑪麗亞前來刺殺他。

然而,逼命一瞬,曾是FBI探員的好友傑克發覺不對,將其推開。而那發子彈,則誤奪走了卡特博士的妻子的性命。

然而,意外不僅止於此。得知妻子腦內有顆腫瘤的卡特博士,滿懷恐懼地搜尋女兒的DNA。結果,是最不幸的結果:女兒是最可怕的遺傳性惡性腫瘤潛在份子,不知何時會發作。

救人無數的卡特博士卻無法救自己的女兒,陷入痛苦的深淵之中。在一句玩笑話之中,他得到了「耶穌曾展現救人之大能,或許能可從找耶穌的基因下手」這個點子。雖然荒謬,卻是死馬當活馬醫。然而也正是這個點子,將他帶入更深的衝突中......

瑪麗亞一心想彌補自己的錯誤,重新殺掉卡特博士這個「罪人」。然而,不知怎地,組織對這個任務絕口不提,只叫她去接別的案子。可是她不能釋懷,所以私下仍繼續追蹤卡特博士。看他四處採集跟基督神蹟有關的東西,更讓她對這褻瀆上帝的傢伙充滿怒火。

她不知道的是,兄弟會決定先跟卡特博士合作。聖焰燃起,代表彌賽亞已經現世。然而多年找尋,依舊一無所得。正巧他們察覺了博士在找耶穌的基因之事(他們一廂情願地認為博士是為了賺錢牟利),於是他們決定跟博士合作。他們可以提供真正來自耶穌的血液樣本(取自於裹屍布、鐵釘與牙齒),但要博士幫忙搜尋人體基因資料庫,找出可能的彌賽亞。

博士疑問如果是彌賽亞必有大能,為何需要他們來帶領?兄弟會的領導長老伊齊基爾則回答說,也許彌賽亞不知道自己的大能。如果小時展現神蹟卻被身邊的人排斥或壓抑,那麼祂可能自己放棄了這項異能,埋沒在荒塵俗人之中。

瑪麗亞不敢置信把他從苦難生涯帶出來的伊齊基爾大人竟然會和這罪人合作,她認為他是身不由己,被其他長老的意見所挾持。所以她更加仇視博士,決定不等待命令,自行動手解決博士。

瑪麗亞從小在修道院生活時就一直被認為是說謊的孩子,還常常被主事的修女關緊閉。因為她常說誰受傷了誰摔下來了,但那些人都沒事。他說是她依好了他們,但主事修女不信,痛打她一頓並關她緊閉。也因為如此,瑪麗亞被偽善的神父性侵後,主事修女非但不相信,還以汙衊神父之由將她關緊閉。

小小年紀的她,最後自己設計殺了那個禽獸神父。也在此時為伊齊基爾發掘,加入兄弟會,繼承『復仇女神』這個殺手位置。

瑪麗亞潛入,欲暗殺博士,經歷一番搏鬥,瑪麗亞失風被補。從不失手的女殺手,第二次任務失敗,而且還是敗在同一人身上。

另一方面,女兒的病情開始失控,情況越趨緊急。卡特博士毫無頭緒,陷入焦急之中。

直到實驗同伴鮑伯的一句玩笑話,讓他有了靈感。也許他的方向是錯誤的,不是要找出某種多出的基因,而是要找出未發現的特別基因。

從這個角度去找,他發現耶穌的基因之中多了三個未知的基因,很可能就是關鍵的所在。所以他盡力尋找有這三個基因的人,卻一直找不到;就算找到,也是死的。

另一方面,得知瑪麗亞失風被捕,伊齊基爾決定先放棄她,專心於找彌賽亞的事情上。然而卡特博士對他們而言依然是不可饒恕的異端,等到大事一成就要把計劃相關成員全殺掉,讓他們「贖罪」。

諷刺的結果出現了-符合那三條基因的人,伊齊基爾等待的彌賽亞,竟然是她-瑪麗亞!

伊齊基爾渾身冰冷,覺得自己就是彼拉多(判耶穌死刑的主審官)。而卡特博士更是百感交集,自己女兒的性命竟要靠殺妻仇人來解救。

瑪麗亞拒絕了「救卡特女兒換無期徒刑」的交換條件,因為她一直認為自己是在位上帝做事,她無罪。甚至,她還與伊齊基爾肯談時訂下計畫,打算選擇注射毒劑處死,由兄弟會偷出屍體,讓她由自己的大能化消體內毒劑,重演耶穌「三天後復活」的奇蹟。

然而,卡特博士在最後悟出了某種東西,讓自己女兒死而復生。

瑪麗亞不敢置信,問卡特怎麼做到的。

由於瑪麗亞以前每次殺人時,都會用被害人的血寫了一句最適合規箴他罪行的聖經金言在旁。所以,卡特博士「以彼之道,還彼之身」地告訴她一個章節。那個章節的內容是「施比受更為有福」。

「可是這跟你女兒獲救有什麼關係?」瑪麗亞問。

原來,耶穌基因的大能,在於力量的傳送,只能由一個人傳過去的力量去改變另一個人體內的基因。所以卡特孤注一擲,替自己打入耶穌的基因,自己救了女兒。

知道這件事的瑪麗亞,首次動搖了。如果這個能力無法自救,那麼她的計畫就失敗定了!

在毒劑注入體內的前一刻,她終於承認,自己滿身罪孽。

另一方面,研究相關人員多數遭遇不測。看似意外,但卡特博士與護衛好友傑克均知道瑪麗亞背後應該還有一股勢力,那勢力還沒放過他們。

最後,終於發現請他們找彌賽亞的伊齊基爾及其率領的兄弟會就是瑪麗亞背後的勢力,決心做個了斷。

槍戰之後,伊齊基爾拉動防禦機關。山洞崩塌,只有伊齊基爾、卡特與瑪麗亞的屍體留在洞中。

最後,地底氣爆。伊齊基爾可悲地死去。然而,他的話也影響了卡特。卡特決定了,他沒能力決定該救什麼人,而全都救又會造成人口爆炸進而帶來災難。所以他也來收個十二門徒,全部都有這樣的能力,彼此互相監督,只救非救不可的人。

另一方面,兄弟會的赫力奇斯挖開秘密基地,找到伊齊基爾的屍骨,戴上象徵領導的戒指。然而他發現,裹屍布裡空無一物。

這哩,其實並沒給雙方一個很肯定的對錯。卡特博士無疑是作者偏向的一方,然而他最後搞的十二人小組,卻又是另一個祕密集會。會不會變質,留下無限的遐想。而他也改變一開始他的想法,謹慎地決定不要用人為力量干預太多,似乎也證實了他接受了某種神的意志。

關於瑪麗亞,有兩個值得探討的事:才能的壓抑,和屍體之謎。

這故事說明了,即使是彌賽亞,即使是有著極大的才能。週遭人的態度,依然會造成才能的剝奪。天才總是孤單,而這難以忍耐的孤單,還有無法面對的壓力,將會剝奪一個人的天賦。教導一個人的同時,千萬也需要小心自己是不是正在剝奪他的某種天賦呢!甚至如瑪麗亞,最後走上殺戮惡途。本該救人的,卻成了奪走人性命的劊子手,這又是何等的可悲呢?

而最後安排屍體失蹤這一幕回馬槍,也留下一絲懸念。究竟屍體只是被埋藏起來了呢?是被炸到屍骨無存了呢?還是真的死裡復活呢?不解之謎,留下了更多的想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