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然有點延遲,然而最後還是依照既有行程地,在演出前展開後台導覽。

事前,我跟木炭聊天時(我還跟他提起那句經典的『加油,好嗎』XD),曾表示憂心。我說,我擔心在演出前就看過它的秘密,會使驚喜感下降。反而是兩年前看完浮士德再去看後台導覽,會有一種「啊,原來如此」的驚喜感與樂趣存在。

事實證明是我多慮了。金源老師在介紹時也賣了一部分的關子,神秘地說「演出時你們就知道了。」,成功地挑起我的好奇心。

我剛進來時就疑惑,怎麼跟兩年前一個入口進來,結果當初是觀眾席如今卻要往上走才走得到觀眾席?經老師說明我才知道,原來這實驗劇場的變化空間很大,甚至觀眾席都是可以移動的,故從上次的鏡框式舞台演變成兩面是舞台。換言之,沒有背台問題,因為舞台兩側都是觀眾席。

而正因為這樣的設計,這場演出幾乎無後台,也無翼幕好遮擋。若說前後都是觀眾席,則左右的方向就是有欄杆,是跟隨劇本中印度史詩風格打造出的欄杆與樓梯。巧妙的事他是利用一部份這個實驗劇場原有的骨架略做改變而成,使這個劇場符合史詩風格,成為他們戲劇語言的一部份。

在金源老師與導演先後跟我們講完話後,金源老師帶我們去後台導覽了。

首先,我們經過高台,經過燈音控室,繞行到了這劇場的上方。上面纏繞的網子,特殊的材質結編成了一張即使跳動也不會損毀的網面(結果說到這兒金源老師的公子還真的在那邊跳XD)。透過這網面補足數道縱橫鐵杆之間的縫隙,成了「貓面」。

貓面這個詞是我亂編的,只是要表現出這是一個非同小可的「貓道」。所謂的貓道,就是在舞台高高上方處的一條神祕走道。在險峻的那條道上,是更換燈光的地點。畢竟,不是每個舞台都跟我們學校一樣可以把燈架降下來慢慢調整的。降上降下長常浪費了不少時間,直接在上面調整才能立即見到調整後的結果。

金源老師說,對他們而言,只有一條貓道是最痛苦的(因為所有燈光變化就只能在那一條線上面),通常都是三條。而這樣的作法,可以說一整個平面都是貓道,想把燈光設在哪裡就能設在哪,可說是運用燈光變化的極致!

據老師的說法,他們這次用了三百多盞燈(我記得好像是這個數目......),讓我一聽倒抽一口冷氣。大刀桑說大概是我們學校的燈十倍有餘,金源老師吐嘲說大概是三十倍XD

其中,有個藍色的筒子。那是幹嘛用的呢?金源老師神祕地笑了笑。

某些燈的前方燈片還有裝特殊燈片(我也忘了叫啥名字了),運用鏤空來讓燈光照射時製造出不同的花紋,增加更多變化。

接下來看了懸吊系統,以及位在對面的配重室。為了能準確控制上升與下降,金源老師不使用電動升降杆(聽說某些劇院升降要花去一分鐘,真是太久了!),而是採用配重的方式,依據要升起物品的重量以準備好相對應重量的「砝碼」,用定滑輪與槓桿原理來調節出升降的速度。

金源老師還笑說,他們平時還會把學生吊上去,吊上吊下的測試呢!(真恐怖~)

接下來,我們從上方往下看過工廠。之後更下樓經過焊接工廠、畫布工廠。值得一提的是在製作背景的地方後上方有個觀賞窗,在他們塗塗抹抹罷時會把畫布掛起來然後從那兒欣賞成果,因為那兒才是觀眾的角度。

另外,還有燈具車。(我看起來覺得比較像櫃子.......)平時的燈具都放這裡面,再推到電梯裡移動到它儲放的空間。不過或許是因為這次用燈甚多,所以燈具車倒是十室九空。

終於,全部的後台區都參觀完了。那麼接下來,我就期待演出囉!

......是說,舞台上面灑滿工業用鹽來塑造出沙地的感覺,我突然擔心會不會鹽巴在演出中被撥光了,或是坐最前面的看戲看著看著就不小心吃了一嘴的鹽呢?(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動 的頭像
    風動

    風築

    風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